● 撰文 丁海笑 ● 图片 丁海笑 秀才 KuroYui团子酱 芦涛 ● 编辑 杨莹
“青岛是一座由啤酒泡沫与浪花堆砌而成的城市”,过去人们对青岛旅游的印象就是消夏、吃海鲜、喝啤酒与踏浪,更文艺一些的旅行者,则乐于拥有比上海、厦门更便宜,夏季更凉爽的滨海欧式居住体验。事实上,青岛的国际化程度远超过大部分的北方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潮流与创意的引领地、服装之都。在潮流人士的眼中,“青岛”已经不再仅仅是中国啤酒的代名词,还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冲浪城市,以及摇滚乐手汇聚之地。近几年,一些旅行者来到青岛,却并不去网红景点与小店“打卡”。他们的旅行有了新的主题——精酿啤酒、冲浪与摇滚乐。揭秘啤城青岛的精酿 酒徒之旅1903年8月15日,英德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办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这正是青岛啤酒的前身。青岛不单是中国啤酒的诞生地,而且,“啤酒”二字据说也源自青岛。走在青岛街上,“男女老少拎着大袋小袋啤酒”是青岛夏天独有的街景。之所以买袋装是因为便宜,否则本地的啤酒爱好者还是挑牌子的。外地人眼中没什么区别的青岛啤酒,还会被本地人分个三六九等,主厂和副厂会受到不同对待。通常来说,纯粹追求口感就去喝一厂的啤酒,追求性价比就喝二厂和崂特黄金,但真正有要求的酒徒则会直接奔向精酿啤酒屋。开在洞穴里的啤酒屋对于在青岛乃至中国最早做精酿啤酒的美国人江河(John Herrington)来说,青岛精酿的鼻祖理所当然是第一批在青岛酿酒的德国人。啤酒在青岛最初的称呼是德语的“Bier”, 后来又被音译成中文“皮酒”。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和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里已经出现了“啤酒”二字。中文对啤酒的正式命名也正是由此开始的。“青岛以啤酒为傲,它有自己独特的啤酒史与饮酒文化,而青岛的酒徒是世界性的,他们是一群同时热爱工作与啤酒的人,他们喝酒只是为了下班之后的放松与社交。”江河有些戏谑地说道:“青岛啤酒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把一瓶啤酒卖得比一瓶矿泉水还便宜,这是我的啤酒永远无法超越它的原因。”时至今日,“青岛”算得上中国啤酒的代名词。这个城市拥有数不清的啤酒屋——“啤酒屋其实不是酒吧,它是人们下班喝一杯啤酒的社交场所,通常关门很早。”我在青岛过完了夏季,每当太阳落山,就到了每天的欢乐时间,被海风褪去的炙热,又被美酒燃烧了起来。江河工作的啤酒屋叫“强麦”,在青岛热爱精酿的“酒彪子”中间几乎无人不晓。“我们叫‘强麦’是因为我们从不添加玉米、谷物或米来发酵,而是只用麦芽,我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