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传唱的京德古御道

● 撰文 / 图片 吴涛

2024-07-22 09:29:33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说:歌谣就是原始的诗。中国的歌谣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中有关于宗教、爱情、战争、祭奠的,也有关于古道等线性文化遗产的。一首老北京房山地区和河北涿州等地传唱的歌谣,就生动而详尽地描绘了一条从北京广安门出发、最后延伸到山东德州等地的文化线路。这条有十多位不同朝代帝王走过的道路,在民间有“京德古御道”的美名;千百年来,它与京杭大运河一样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并成为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舞台。


hellorf_hi2235197235.jpg


古道历史

京德古御道前身可追溯至秦代。据考证,其主要段落极有可能就是秦朝修建的驰道之一部分。史书记载,西汉末年,鄚县(即鄚州,位于河北任丘北30里)南北形成了一条大道,其向北经临易(河北雄县、容城一带),可达涿郡(河北涿州市),最后到广阳郡(北京);南下则由瀛州(河北河间)、乐城(河北献县)、蓚县(河北景县)、鬲县(山东德州市),最后到达济南的国力城(山东历城县)。这基本上就是后来“京德古御道”线路的雏形。

这条古道的汉代踪迹现今仍有留存。2013年,河北省、沧州市及任丘市组成的联合考古工作队在任丘市北辛庄乡香城铺村发掘出了自东汉至明清的“古京德御道”遗迹 ,其中马蹄印、车辙印都历历在目。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交通空前发达,邮驿制度相当完善,全国的驿路达5万多里,有驿站1600多所。据推测,唐朝初期征高丽时,从中原调兵就是沿着这条道路行进的。安史之乱前期,范阳(河北与北京交界一带)是安禄山的大本营,古道沿线的鄚州不但是他起兵南下长安(今陕西西安)的重要战略支点,还是史朝义残兵败将北遁所丢弃的城池,最后,安史之乱也终结在此地。诗仙李白曾到达过今天的北京地区和南京(当时称“金陵”),想必也走过了京德古御道全线。唐代中后期,统治者为防范契丹侵扰,在京德古道等处先后建起了三座关口(即雄县瓦桥关、霸州益津关、霸州信安镇淤口关)和鄚州指挥中心。

五代十国时的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卖国求荣,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周世宗柴荣率领数万人从沧州出发,沿驿道北上亲征契丹,其间曾收复鄚州。

之后,宋辽、宋金对峙,这条古道沿线的很多地方都成为边境或战场。朝廷在古道上设立了一种日夜不停的“急递铺”,用来递送紧急军事文书。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和北宋覆灭,金兵的进军路线即与京德古御道一致。南宋被灭国时,名臣文天祥从南方被押往元大都,也曾走过京德线路。

明初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起兵,沿京德古御道一路南下夺取政权,行进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大战。朱棣登基后的22年里,曾多次由这条古道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这一时期,应天府(南京)仍设有六部衙门,南北两京之间官员往来、公文传递尤为繁忙。作为通衢大道,“京德御道”的称呼便始于此时。当年的民谚说:“南京到北京,御道十八弓。”弓是当时的长度单位,18弓约折合28.8米,可见路面之宽阔。这条道路一直繁忙,路面被压实,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百姓在沿途一些地方耕种时,还会遇到铁锹、犁铧等工具耕不动的情况,所以人们又称这条古道为“铁道”。

清代的康熙帝、乾隆帝多次巡幸江南。他们走过大运河,也行经“京德古御道”,清朝《南巡盛典》记载,康熙皇帝四次南巡,乾隆皇帝九次南巡,大都是沿京德御道行进。据记载,皇帝出巡,20里一茶铺,30里一饯铺,60里一行宫,队伍浩浩荡荡;民间还流传着“谁动御道一棵草,满门大小活不了”的顺口溜,可见当时皇权之威严。

近代以来,京汉铁路开通、电报业务兴起,京德御路的作用逐渐削弱。1936年,当时国民政府建立行政机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会对这条道路的北平至大名段进行了修复,设定路面宽9米,路基高1米,当时称为“平大路”。

1938年,日本侵占了任丘,平大路被毁; 1940年,侵略者因军事需要又重修平大路,将线路自鄚州以北改道经文安县界,再经霸州、固安到北京;1946年,日本投降后,平大路改称京大路,道路恢复走向。

1949年后,国家对京大路进行了多次修复和拓宽,因路线延长至开封,所以这条路又称“京开路”,成为106国道的重要部分。

20世纪70年代,出于任丘古潜山油田的发现与开发需要,当地将1940年改道的部分古御道修建成沥青路面,使原来的京德古御道扩充成两条到北京的道路。

2019年11月8日,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山东省德州市的高速公路——京德高速公路首根桩基开钻仪式召开,全线经过北京、固安、永清、霸州、文安、任丘、河间、献县、泊头、阜城、景县、德州等市县,总长约280公里。


shutterstock_86622541.jpg


古道线路

老北京房山地区流传下来一首妇孺皆知的民谣:“前门楼子修得高,菜市口人多闹吵吵,彰仪门(广安门),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有十一孔,东头狮子西头象,长辛店街五里长,二十五里到良乡,良乡塔、漫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涿州以南地区亦流传有描述通过河北等地古道的歌谣:“琉璃河,一道沟,过了雄县是鄚州;鄚州城,一堆土,过了任丘河间府;河间府,盐碱地,过了献县富庄驿;富庄驿,往南行,过了漳河到阜城;阜城县,简子留,过了漫河到景州;景州塔,北朝修,过了留智进德州。”两相结合,可以勾连起一条完整的京德古御道。

各地的不同版本还有“彰义门高又高,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漫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道沟,过了白沟是雄州,十二连桥赵北口,天下大庙数鄚州……”等段落,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古道提供了线索。


卢沟桥上 (1).jpg


古道撷珍

京德古御道上建有很多著名的古桥、牌坊,其中不少留存至今,成为这条古道上特别珍贵的文化遗迹。


卢沟桥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因横跨北京市丰台区的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此桥为石造联拱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历经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修葺,堪称一座“历朝石雕艺术博物馆”。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军队也在此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永济桥


横跨在北拒马河上的永济桥位于河北省涿州城北1.5公里处,历史上为“十八省通衢”之必经、古御道之要冲。乾隆皇帝曾题联曰:“十八省通衢冠盖如云斗大一州供亿苦,两千年旧郡河梁落日车停片刻感怀多。”


九达天衢坊


北京有很多牌坊,而在京德古御道上另一端的山东德州,也曾拥有多达57座的牌楼,其中最有名的是九达天衢坊。它坐落在德州旧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上,建于明代,因明朝定都北京后,德州成为九省(冀、鲁、豫、苏、皖、浙、湘、鄂、赣)通往北京的漕运通道,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而得名。最早的牌楼中跨横楣上的“九达天衢”四字相传为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师严嵩所书。


九达天衢坊 (1).jpg


古道美食

京德古御道纵跨数省市,沿途各种食物种类数不胜数。以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东为例:齐鲁饮食文化闻名天下,鲁菜中不乏山珍海味,但历朝历代在京德古御道上走过的普通百姓日常食用的当然是各类简单面食。据了解,山东的饼类食品包括杂粮煎饼、火烧、壮馍、大锅饼、油旋等品类,对大众来说,它们正是古道上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