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荆竹村从贫困山村到世界最佳

撰文 张丽娜

2024-06-24 15:11:51

2022年12月20日,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从全球57个国家的136个候选乡村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成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典范。


3.jpg


有生态,美丽乡村入画来


清晨,柴火古灶升起袅袅炊烟,苍翠的树林里传来声声清脆的鸟鸣,田间图书馆飘出咖啡香气,整修一新的古道延伸向远方……一座深藏于山林间的村庄醒了。这不是哪位作家笔下的归园田居,而是重庆市武隆区海拔1300米、森林覆盖率达75%的古村荆竹。

距重庆城区约3小时车程,距世界自然遗产天生三桥、后坪天坑及AAAAA级风景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不超过20分钟车程,你就能来到被各种各样郁郁葱葱的植物装点着的面积34平方公里的荆竹村,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绝佳的自然资源——林海、高岗草甸、天坑、峡谷、峭壁、喀斯特地貌特有的怪石,低头往下看,翠绿的乌江在山底呼啸着磅礴而过。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风景这边独好。


有文化,一草一木皆艺术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评选“最佳旅游乡村”时以“文化保护”和“可持续”为重要评判标准。荆竹村在这方面的实践堪称表率。当地利用村民的老房子、古柴火灶、方桌竹椅、铜茶壶与青瓷杯等,打造出“归原茶馆”,向游客展示了传统乡村民居风格和生活;在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中融入民俗、非遗、乡村艺术、农耕和塘路(驿站)文化,成立非遗文化传习所,搭建起文化资源的宣传和保护平台,并对蜡染、竹编、木叶吹奏、棕编制作、土陶传统制作、老醋传统制作、豆腐干传统制作、天然蜂蜜传统酿制、剪纸、碗碗羊肉等文化活动和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体验,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到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保护修葺古代商道驿站,打造“荆竹古道”,游客可以通过走这段路程,更好地了解塘路(驿站)文化;举办国际夏令营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农事体验学习农耕文化。

“天生丽质”与“文化重塑”相结合,让荆竹村一举成名,一跃成为全国旅游乡村的样板,并最终走出国门,赢得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的殊荣。


有产业,守着“聚宝盆”吃上旅游饭


与大多数古村一样,前些年的荆竹村也面临着诸多通病——空心化、产业结构单一、房屋年久失修等,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穷则思变,借助全区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重庆市武隆区荆之园农业有限公司成立,荆竹村村支两委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坚持以“活化乡村,留住乡愁”为目标,坚持按照“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带领村民吃上了旅游饭。难能可贵的是,村里的民宿、餐厅、图书馆都是利用村民旧居改造而成的,“不搞大拆大建,保持原汁原味,要让乡村旅游还原生态底色”。如今的荆竹村,长廊曲径通幽、瓜果芳香沁心、民居古朴端庄,真正是一幅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嗅得到炊烟、闻得见鸡鸣的优美乡村振兴画卷。

产业兴了,人气聚了,财气自然就升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1392元,其中旅游从业人员中本地村民比例超过了50%。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归本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的新面貌。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