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张丽娜 ● 图片 李哲民 李德明 王忠华 胡治平 李凯扬 程龙 欧阳卫民 常青 张新冬 余慧萍 孙东
在中国的版图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是一个有着特殊地缘格局的县。这里三江环抱,五湖连通,兼有水土宜人的广袤平原,古来富足,为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州”,有“银鄱阳”之誉。鄱阳湖因它而得名,它因鄱阳湖而扬名。走进鄱阳,便可一窥这座古城千年来鱼米丰收下的湖岸岁月和自然野性之美。大江大湖大鄱阳恰是大好韶光世人都知鄱阳湖,鄱阳县就位于湖的东岸;环鄱阳湖市县众多,却唯有鄱阳县与湖同名——它既历史厚重,又生机勃发,它曾是最开放的水运枢纽,却保有极致优良的生态环境,它因坐拥1000多个湖泊而被称为“中国湖城”。正值仲夏七月的正午时分,火车缓缓进站,我们走出车厢的那刻天色微阴——过于柔和、一点都不“南方”的光线,使我几乎有些不知身在何处,但过桥过湖穿城走过的迷人路线,又分明像诗句一般,勾画着这座百万级人口大县来来往往的日常:烟云苍莽,水远天长,不愧是“江湖之滨,水陆之会”的鄱阳。“大”是它留给我的最初印象——地大,江西地域面积第二大县;湖大,所到之处皆有湖;鱼大,盆一样的盘子都装不下一条鱼;著名农业大县,更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天赐鄱阳湖,让它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相连。翻开中国史册,我们可以发现鄱阳是江西地区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时为番(pó)邑,是当时江西仅有的两个城邑之一,秦一统天下后于此设番县,是江西最早的三个县治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西汉初年,番县因位于番水之北而改称番阳县,隶属豫章郡(辖今江西全境),东汉易名鄱阳县(鄱即番邑合体字)。东汉末孙权分豫章郡于鄱阳设鄱阳郡,这是鄱阳为郡、州级别建制之始。此后各朝代,鄱阳县先后为鄱阳郡、吴州、饶州、饶州路、鄱阳府、饶州府等政区治所,历史上长期为赣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7年,鄱阳县改称波阳县,直到2003年,历史在两千多年后做了个姗姗来迟的回应——县名复归于“鄱阳”。就像珍视他们的县名一样,鄱阳人也无比珍惜自己的千年文化遗址,修葺加新建,让城里处处都浓缩着鄱阳文化的厚重底色。迎面而来的古韵新风,让我在行走之际总处于一种怦然心动的状态。来到鄱阳特别想要追寻的,当然是范仲淹的行迹。103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治所鄱阳县)任职。虽只有短短18个月时间,他却完全投身于此,课农、督学、改善环境、复兴产业、考察山水,将饶州装到了自己心坎里。有山的城,是足够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