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邺城访古:寻访消失的六朝古都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汉献帝下诏封曹操为魏公,其领地广及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个郡国。邺城由此成为曹魏的五都之一,并且在之后的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朝代中都拥有国都的政治地位,称得上一座“六朝古都”。北周大象二年(580),杨坚(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为了报复据守邺城反抗他的尉迟迥,将整座城市焚毁,当地民众也被迁往安阳。邺城自此才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今天,如果不是历史爱好者,人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这座古都的存在——“邺城”这个地名已经不是正式行政区划,大部分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临漳县境内。可只要从枯燥的史料中稍作了解,你就会发现邺城的魅力所在——建安文学曾在此地开创了一代风格刚健、情调激越之文风,佛学曾在此地弘传,多元文化在此地曾碰撞出灿烂的篇章。为了领略这座古都的风采,我数次前往邺城寻访——哪怕这里只剩下残砖碎瓦,往昔的盛大辉煌仍在遗迹中依稀可辨,等待着我们解读其深邃的意义。邺城三台:铜雀巍峨今何在广义上的邺城遗址范围很大,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及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但实际可供公众参观的,只有临漳县围绕邺城三台而建的遗址公园。公元204年8月,曹操经官渡之战从袁绍手中夺得邺城。彼时洛阳已被董卓焚毁,天子则居于许昌,曹操在北方城市中,选中了邺城当作自己的“根据地”来经营:这里城高池深,水运通达,加之袁绍多年经营,人口稠密,经济繁荣,颇可创建一番基业。邺城三台就建于这一时期。“邺城三台”这个说法或许对普通人来说显得陌生,但说到“铜雀台”,大概就几乎无人不知了——毕竟,经过《三国演义》的文学渲染,这几乎成了一座传奇式的建筑物。铜雀台在历史上的地位确实很高,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台式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是建安文学的发源地。这天正值北方降温,我自驾车穿行临漳县,车窗外是连天草树与星星点点的村庄,人烟稀少。即便我在出发前已经设想过邺城的萧瑟,但没想到实际看到的邺城,比想象中还要萧瑟得多。来到邺城三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曹操塑像。虽然曹操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是对邺城来说,他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人物。穿过“三台圣境”山门,便进入了邺城三台的主体区域——南端的金凤台、中间的铜雀台和北端的冰井台是曹操花费近五年时间才先后建成的。我在三台的介绍中发现了一处有意思的地方:当初,三台之间由浮桥式的阁道相连,它们被称为“大桥”和“小桥”——这恰恰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将...
cover
从巴伐利亚到图林根中南德意志名城的文化巡游
图林根和巴伐利亚是德国中南部的两个州。从神圣罗马帝国到魏玛共和国,再从纳粹德国到东西德的分合,这里的众多名城都曾经历过政局巨变和文化兴衰,不乏沉重的往昔已化作今日城市风光之下的历史故事,由德国人以自信、自嘲的口吻娓娓道来,又为名城增添了一份文化魅力。 慕尼黑,热闹边缘的伤口正值9月初的一个周六上午,慕尼黑国王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散漫地排着长队,等待钻进一辆巨大的汽车肚子里。这是本地车厂宝马在慕尼黑车展的地盘,不同款式的新能源概念车排列在广场的不同角落,守卫着仿希腊式的古代雕塑展览馆、金黄色立方体的伦巴赫美术馆和具有路德维希一世时期古典风格的画廊。80年前,这些建筑曾一度被纳粹美学的“领袖建筑”和表征庄严秩序的大理石方砖所取代,战后才陆续恢复原貌。国王广场东侧一座低调的白色立方体大楼是“慕尼黑纳粹历史档案馆”(NS-Dokumentationszentrum München),其中收藏着大量纳粹时期的照片、影像、资料和文献——照片里当年慕尼黑狂热的人群,规模远超当今的车展。档案馆在这些丰富的图文资料间建立起清晰的叙述脉络,为那些从车展顺道过来的参观者解答了一个历史疑问:为什么纳粹崛起于慕尼黑?1919年4月,在对联邦和柏林政府认同度不高的巴伐利亚,曾由左翼人士组织成立过一个“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就设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但未几便以被镇压而告终。“一战”结束后,德国局势极度动荡,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都助长了民族主义在民众中的蔓延。极右翼政客趁这个机会扩张势力,把慕尼黑迅速发展为其最重要据点,并大肆进行反共宣传。档案馆的展品中有一幅当年右翼政党“巴伐利亚人民党”的宣传海报,展示着政客向民众灌输的险恶观念:一个身穿红色军装的“布尔什维克”,一只手牢牢按住柏林,另一只手划燃火柴,正要把慕尼黑烧成灰烬。作家托马斯·曼曾在慕尼黑生活多年,但他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3年前的1926年,就已经对这座城市的前景感到无比悲观,发表了极为痛切的控诉:“这里曾经健康快乐的血液,被反犹国家主义所玷污。我们被迫看着慕尼黑成为反动情绪的温床,以及顽固不化地抵抗时代意志的所在;我们被迫听到它被称为最愚蠢的城市。”这些话如今以显眼的大字印在历史档案馆的墙上。所幸,纳粹思想被涤荡彻底,慕尼黑早已重新流淌着健康快乐的血液。车展之后,又将迎来更盛大和热闹的十月啤酒节。我是从刚结束国...
cover
走进天山冰川王国:托木尔峰之旅
海拔7435米的托木尔峰是天山最高峰,它周边的区域层峦叠嶂,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座,形成了角峰峥嵘的雪峰群。“托木尔”在维吾尔语里是“铁山”之意,山巅终年积雪,旗云如纱,云雾缠绕。而天山巨人的脚下,发育着大大小小500多条山岳型冰川,宛如一条条蜿蜒的银龙横亘在深山峡谷。冰川是众多奇观的摇篮。不少冰面湖和冰川终碛阻塞湖像是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冰川之中,冰溶洞、倒挂冰凌、冰锥体、冰蘑菇、天生桥千姿百态,人们置身其间,仿佛走进了一个瑰丽的冰宫世界。但前往托木尔峰区域探险又是相当艰巨的任务:高山缺氧的恶劣气候环境极易引发脑水肿、肺水肿、湿温等高原病症,冰丘连绵起伏,冰裂缝深不可测,暗河纵横交错,险象环生。此次来到托木尔峰拍摄,让我在体能上、意志上经历了平生仅见的巨大挑战。奔向琼台兰河谷9月下旬的乌鲁木齐昼夜温差明显。凌晨6时,整个城市还笼罩在夜幕下的寂静中,我已背上户外行囊动身前往机场。虽然浑身上下渗透着冷飕飕的凉风,但坐上出租车,我仍然很难平抑激动的心情——等待了数年的天山托木尔峰区域拍摄从今天起就要正式实施了。这是阿克苏的两位影友孙国光和马占峰多方协调才换来的成果。他们从租用马匹、制定行程方案、团队人员组建,到购置生活用品都做了周密的安排。时间紧迫,机会难得。依照行程计划,我当天一早乘飞机抵达阿克苏市,下午3时左右就要在温宿塔格拉克牧场弃车策马,当晚宿营在苏普塔什夏牧场。无疑,这将是一次极为紧凑的旅程。我对天山托木尔峰区域冰川的了解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我在乌鲁木齐的西北路新华书店买到一本《托木尔峰科学考察》画册,它翔实地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在该区域的勘察成果。冰川壮丽奇伟的景色让我惊叹不已。从此,到托木尔峰拍摄就成了我的梦想。 走出阿克苏候机楼,早已等候多时的孙国光把我连同行囊塞进一辆八座吉普车里,径直驶入市区。孙国光比我小两岁,是我们这次行动的领队。他一身户外行头,个头超过一米八,脸庞由于经常接受高海拔紫外线的辐射而变得黝黑。这是个户外运动高手,曾经多次穿越天山的夏塔古道,谙熟托木尔峰区域的行程路线,圈内人都说他是“托木尔活地图”。 不出半小时,汽车停在了阿克苏市区孙国光夫人经营的“大家乐”饭馆门前。吃过拉条子,我俩又驾车来到农贸市场,购置了羊肉、馕饼、黄瓜、辣椒、黄萝卜、咸菜、泡面等食物,还在我的提议下增加了一...
cover
百山密林中的香菇客
坐落于浙西南丽水市庆元县的百山祖,是浙江省第二高峰,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人工香菇栽培的发源地。在这里,生活着一群神秘的山民,他们以种植和贩卖香菇为生,过去被称为“香菇客”。香菇古称“香蕈(xùn)”,所以这个山民群体也被称为“香蕈客”“菇民”或“菇农”。从 2009 年至今,我多次行走浙江南部,探访世界香菇发源地,才发觉大众一直以来对菇民群体缺乏认知。从原始的人工栽培到今天的代料栽培,菇民向世人揭示了什么样的种菇密码?从深山密林中一路跋涉而来,菇民走过怎样的风雨历程? 候鸟一样的“香菇客”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山珍海味”,是对美食的最高评价,而香菇是山珍中重要的一珍,素有“诸菌之冠,蔬菜之魁”的美誉。百山祖一带菇类品种丰富,大型森林真菌约有256种,其品质上佳,自古以来被视为香菇生产的祖庭。这里的香菇,风味中既带着江南的绵长,又夹杂着榛莽的狂野,口感极佳,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深受饮食男女的偏爱。但是,这一带适合生长香菇的树种并不太多,而菇民人数极多,大家只得长途跋涉,前往周边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数以百计的深山中种菇,足迹甚至远涉两广、云贵川等地。做人莫做香菇儿,寒冬腊月出江西。人穷无钱买树种,无奈为人卖苦力。出门方知家里暖,菇寮破旧受风吹。若遇年成不照应,半年辛苦空手回。这是一首倾诉菇民辛酸的民谣,如果用今天的语言复述,大意是:做人不能做香菇客啊!寒冬腊月时分,在天寒地冻之时,奔赴江西的深山老林。家里一贫如洗,哪来买树种的钱啊!只得为雇主卖苦力。在瘴气弥漫的大山上种植香菇,居住在破旧的菇寮中,被风吹雨淋。若遭遇到香菇歉收年份,半年的辛苦不说,还要亏尽本钱,只得两手空空回家。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庆元县,人多地少,一年下来,地里的收成根本填不饱家人的肚子。外出种菇虽然充满风险,但却可以补贴家用、同时发家致富的也大有人在,于是一家带着一家,一村带着一村,以及周边龙泉、景宁等县的菇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漫种菇之路。枫树落叶天地荒,做白麻糍离浙江,十日八日赶不到,大猫坑里等天光。从这另一首民谣中,我们得知,每到秋天枫树落叶、天地荒凉的时候,菇民们便带上打好的麻糍作为干粮,离开家乡前往菇山。那些菇山远在外省的崇山峻岭之间,他们常常走到夜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蹲在大猫坑里等天明。这里所唱的大猫其实是老虎,他们一脚深一脚浅地走着走着,有时甚至误入老虎窝,在窝里...
cover
贵州村寨:生长在时光边缘的璀璨
贵州南部层峦叠嶂的十万大山,不仅深藏着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绚烂多元的民族风情。今年年初,我们探寻了贵州黔东南、黔南几处少数民族聚集地,见证了那里的非凡魅力。时隔数月,苗寨阿妹家的酸汤滋味仿佛还留在味蕾上,侗寨大姐爽朗的笑声也还在耳畔回荡——鲜活动人的日常场景、淳朴真诚的生活态度,正是当地璀璨人文风情的缩影。“土味”苗家菜里的别样烟火寨子深处飘来阵阵香气,一位苗族年轻女子正在路边煮腊肠,她发髻上硕大的粉红色花朵格外引人注目——这种苗家女性用花朵表达对太阳崇拜的方式,已经延续千年。看到我们走过来,她停下手中的活儿,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传统的人文元素在古香古色的吊脚楼群下,呈现出天人合一的美感。从黔东南凯里市出发,朝东南方向行驶30来公里便到了苗岭腹地。我们探访的目的地朗德上寨正坐落在这片群山之中。在云贵上百种分支的苗族体系中,朗德上寨属雷山县的“长裙苗”。每逢节日,这里的苗族女性都会身着盛装,她们长到脚跟的百褶裙与彩带是最被大众熟知的苗族服饰样式之一。初春的朗德上寨,古朴中焕发着生机。蜿蜒的山路掩映在青山翠林中,山坳间遍布着金黄的油菜花,茂密的竹林衬托着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一条弯弯的河流在寨前悠然流淌,风雨桥“亭亭玉立”在河畔之上,一帧唯美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寨子里只住着百十来户人家,十分幽静。徜徉在石板铺就的小路上,时光慢且长。一位阿婆悠闲地踱步,看到我们是外地人,用带着浓重苗音的普通话问我们要不要租一身“呕欠”(苗族服饰):“都是我自己做的。”我们跟随她穿过几条巷子,钻进了半山腰上的吊脚楼中。低矮的木门,只适合阿婆这样娇小的身材。屋内一片漆黑,如果不是狭小的窗户透几缕微弱的光线,真会误以为夜幕已经降临。阿婆打开灯的瞬间,色彩斑斓的“呕欠”映入眼帘,精致又富有传统韵味的刺绣,浓郁又厚重的色彩,繁复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银饰……这里简直是个微型的“长裙苗”服饰展!大到服装、头饰,小到包包、首饰,应有尽有。“您做苗族服饰多久了?”我惊叹于一件件纯手工制品的精美绝伦,心中的疑问脱口而出。“做了一辈子呀,我今年已经65岁了。”阿婆低声温柔地说。“做一身要多长时间呢?”阿婆坐在窗边的小板凳上,低头忙起手中的刺绣:“有的半年,有的要好几年。”通过攀谈得知,阿婆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已经结婚成家,在县城工作生活,她独自一人生活在苗寨中。对于阿婆来说,“呕欠”便是她最长情的伙伴。每...
cover
威尼托执着与醇美
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托大区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阿夏戈奶酪、意式白兰地、意式起泡酒都是风靡全球的特产。除了美食,这里清新的自然风光、古雅的建筑也散发着醉人的魅力,而在我看来,当地人对于传承的执着才是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不少传统企业的经营者都秉承着父辈的理想,满腔热情地投身在家族的百年事业中。当我行走在威尼托的一座座古老小镇中时,总能透过集市的繁荣看到意大利人的勤奋与执着——正是这样的精神,才酿造出了威尼托独特的醇美。高原上的奶酪村庄如果在网上搜索“阿夏戈”(Asiago)这个词,得到的大多数结果都是阿夏戈奶酪,而这也正是我们寻访的目标。广义上的阿夏戈指威尼托大区一片高原区域,当地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日照时间很长。我们抵达这里时正值初夏,高原郁郁葱葱,山坡上大片大片地开着黄白相间的野花,牧场的气温让来往的人们身心愉悦。我们从威尼托大区维琴察省的首府维琴察出发,前往位于一座小镇康科(Conco)的农场。崎岖的山路上,不时有骑公路自行车的人,慢慢欣赏一路画卷般动人的美景,当然也有不少情侣驾着敞篷车,享受着亲密的公路旅行。我们的车驶上高原,路上的树木逐渐替换成大片的高山草甸和针叶林,蒲公英在山腰上随风摇曳,成群的奶牛在晴朗夏日的牧场吃着草。穿过几个村庄后,车子沿着狭长的山间公路行驶到山顶一处平坦的草甸旷野处,远处山坡上的小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意大利朋友罗塞拉说:“我们到啦,这个绿色小屋就是奶酪工厂所在的位置!”我们把车停好,走向山坡。从远处看不出这排小房子有多大,进入后才发觉别有洞天。迎接我们的是拴在门口花丛中的两头驴子,主人米兰蒂听到我们的声音,连忙走出房间,热情地跟我们这群中国来客打招呼:“欢迎来到我们的绿色小屋!”意大利与中国有很多共通之处:美食、美酒、悠久的历史文化及热情待人的处事方式,米兰蒂的迎接让我们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门口迎面的冰柜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奶酪,有切开的硬质奶酪,也有看上去颜色成褐色、十分厚重敦实的一整个奶酪,目测得有十多公斤。米兰蒂得知我们特意来参观,便把我们领进了奶酪储藏室,虽然我们穿着外套,但室内的温度也让人感到凉飕飕的。米兰蒂讲解道,他们的储藏室常年保持12℃温度,为的是有稳定的环境条件以保障奶酪的品质。这里有存放了一年的奶酪,也有存放了两年的奶酪,每个奶酪上面都印刻了Asiago DOP(阿夏戈奶酪法定产区)的字样,并在方框里标注了奶...
cover
鄱阳千年湖城的丰饶诗意
在中国的版图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是一个有着特殊地缘格局的县。这里三江环抱,五湖连通,兼有水土宜人的广袤平原,古来富足,为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州”,有“银鄱阳”之誉。鄱阳湖因它而得名,它因鄱阳湖而扬名。走进鄱阳,便可一窥这座古城千年来鱼米丰收下的湖岸岁月和自然野性之美。大江大湖大鄱阳恰是大好韶光世人都知鄱阳湖,鄱阳县就位于湖的东岸;环鄱阳湖市县众多,却唯有鄱阳县与湖同名——它既历史厚重,又生机勃发,它曾是最开放的水运枢纽,却保有极致优良的生态环境,它因坐拥1000多个湖泊而被称为“中国湖城”。正值仲夏七月的正午时分,火车缓缓进站,我们走出车厢的那刻天色微阴——过于柔和、一点都不“南方”的光线,使我几乎有些不知身在何处,但过桥过湖穿城走过的迷人路线,又分明像诗句一般,勾画着这座百万级人口大县来来往往的日常:烟云苍莽,水远天长,不愧是“江湖之滨,水陆之会”的鄱阳。“大”是它留给我的最初印象——地大,江西地域面积第二大县;湖大,所到之处皆有湖;鱼大,盆一样的盘子都装不下一条鱼;著名农业大县,更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天赐鄱阳湖,让它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相连。翻开中国史册,我们可以发现鄱阳是江西地区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时为番(pó)邑,是当时江西仅有的两个城邑之一,秦一统天下后于此设番县,是江西最早的三个县治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西汉初年,番县因位于番水之北而改称番阳县,隶属豫章郡(辖今江西全境),东汉易名鄱阳县(鄱即番邑合体字)。东汉末孙权分豫章郡于鄱阳设鄱阳郡,这是鄱阳为郡、州级别建制之始。此后各朝代,鄱阳县先后为鄱阳郡、吴州、饶州、饶州路、鄱阳府、饶州府等政区治所,历史上长期为赣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7年,鄱阳县改称波阳县,直到2003年,历史在两千多年后做了个姗姗来迟的回应——县名复归于“鄱阳”。就像珍视他们的县名一样,鄱阳人也无比珍惜自己的千年文化遗址,修葺加新建,让城里处处都浓缩着鄱阳文化的厚重底色。迎面而来的古韵新风,让我在行走之际总处于一种怦然心动的状态。来到鄱阳特别想要追寻的,当然是范仲淹的行迹。103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治所鄱阳县)任职。虽只有短短18个月时间,他却完全投身于此,课农、督学、改善环境、复兴产业、考察山水,将饶州装到了自己心坎里。有山的城,是足够惹人...
cover
在墨尔本当个打工的背包客
“轻体力活”是时下流行的一种工作体验:一些年轻人不再热衷坐在枯燥无聊的格子间,而是走进咖啡馆、轻食店、连锁快餐店,干起咖啡师或者服务员的工作。他们直言,与在电脑前制造成吨无用的电子垃圾相比,这样的体力劳动反而更有意义。 我也是“轻体力活”的追捧者之一。看到自己年纪迫近30岁,就索性趁着还能随心玩,赶紧苦学了一段时间英语,随后揣着“打工度假”签证,来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当背包客,计划一边干“轻体力活”,一边度假开眼界。 从东北烧烤店到拉美餐馆 首次打工度假的签证只有一年的时间期限。乍看起来不短,但其实转瞬即逝,早做规划很有必要——毕竟,开头打工是为了之后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度假,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背包客可以选择的打工类型一般分为三类:餐饮、农场采摘和清洁工作。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各类工作的利弊,发现后两类太辛苦,还是餐饮业最适合自己。 在前辈的介绍下,我加入了几个微信群,也找到了华人常常发布生活相关信息的当地网站。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了一番后,我发现一家离市中心不远的东北烧烤店正招聘服务员。和老板来回沟通了几条短信后,便得到了试工的机会。那是一个周五的夜晚,我不到五点就到了这家饭馆。老板向我简单介绍了情况,告诉我作为一名服务员的基本职责:记桌号、点餐、上餐、收桌、点餐、上餐、收桌……重复这一系列工作直至打烊。虽然饭馆不大,只有20张桌子,但是我却低估了它受欢迎的程度:周五晚上是餐饮高峰时段,虽然外面下着大雨,但这根本不能阻挡思乡的华人学子对故乡美食的狂热追寻。我甚至还听到门口几个女孩的尖叫声:“就是这家!这家烧烤是永远的神!”身后的厨房不停产出巨量食物,我和其他服务员则马不停蹄、一轮一轮地把饭菜送到客人面前。这份工作最大的挑战是“认串”,因为老板要求所有服务员在上餐的时候都要给客人报出菜名。虽然我服务的是中餐,但是我吃过的烧烤种类却极其有限,不外乎羊肉串、烤五花、板筋这三种。其他的,别说见过,我甚至都没听说过。我试工的这家餐馆特别正宗,烤串种类与国内餐馆别无二致:油边、牛蹄筋、牛筋皮、腰子、鸡胗……应有尽有。它们冒着热气从厨房被拿出来后,根据不同客人点的数量,先要快速分好类,再逐一送过去。但是对我来说,它们看起来长得都一样。所以我总是以“太忙了”为借口,放下菜后,转身就走。直到有的客人开口询问:“请问这是什么呀?”我:“嗯……应该是肉筋。”客人:“我们没点肉筋啊。”我:...
cover
盐池滋味的养成史
明代中期的弘治十一年(1498),老将王越从宁夏银川出发,率军越过贺兰山,突袭不断侵扰大明边境的鞑靼蒙古。虽然已经72岁高龄,但王越老当益壮,打出了土木堡之变后少有的大胜。正史记载,此役明军共“斩首四十二级,俘获马、骆驼两百四十一只、牛羊及器仗数千。”从短期历史来看,这场战役让鞑靼和明朝的边境保持了20多年的和平;而在更长的维度下,当时俘虏的“数千牛羊”,对那一片土地有着更深的影响。15世纪末的宁夏河套地区,还是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拉锯战争的前线,城市发展程度和生产力水平都很低下。当时的银川和石嘴山市(平罗城),都没有豢养战利品“牛羊数千”的硬件条件。士兵们只有把羊群送往宁夏西部一处盐沼密布、人烟稀少的驿站。当年的百姓称这里为“盐池驿”。今天,这个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的地区仍然名为盐池县;而当年散养在这里的数千只羊则衍生出了今天享誉世界的盐池滩羊。所有关于盐池美味的传奇,都由此而起。荒凉中的萌动生机在中国,带有“盐”字的地名,大多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和地缘背景。江苏盐城,背后是淮盐漕运和南北文化交流的大历史;四川盐都自贡,背后是井盐开凿的技术更迭、中原王朝与贵州土司的博弈;山西运城大盐池,背后是华夏文明诞生与成长的强大助力;凉山盐源,背后是吐蕃和唐朝的盐利纠纷与帝国争霸;云南盐津,背后是南诏、大理为代表的西南地方政权,与中国内地贸易和战争的变迁;河北盐山,背后是中国海盐晒取的技术历史,华北平原沿海地区文脉流长的文化历史;广东深圳的盐田和惠州的盐洲,背后则是岭南地区物阜民丰、自给自足的地缘特征。宁夏盐池当然也不例外。这座面积接近中国千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却仅有中国的百万分之一。地广人稀是它的标签,不为人知,才是它的真容。虽然宁夏历来被誉为“塞上江南”,但这一美誉其实特指宁夏中北部的黄河河套地区。盐池所在的宁夏东部,事实上是黄河河套平原到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的地理过渡带。由于气候干旱,罕有大的河流流经,大量无机盐在这里沉积下来,形成盐碱化、荒漠化的地貌。大大小小的盐沼,以及“盐池”的地名,由之而来。更有趣的是,著名的400毫米等量降水线从盐池贯穿而过,证明了盐池并非只适合游牧。在草木稀疏的盐碱地背后,孕育着生命的农耕文化也一直在悄悄生长。表面上看起来荒凉,内里却生机萌动,这是盐池的地理,更是盐池的性格。关于“食”的无穷想象力荞麦是盐池的代表作物之一。原产于喜马拉雅...
cover
哈瓦那加勒比海的火焰
世界上有不少城市,其名称或许具有远高于城市风光本身的意义——哈瓦那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对我而言,“哈瓦那”三个字代表着爵士乐、霓虹灯、老爷车、芭蕾舞,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辉煌和落寞,脆弱和坚强。每个来到哈瓦那的旅行者,似乎都只是用这座城市印证自己的预判,而非在到达后重新探索。这似乎就是古巴当下困境的缩影——无论是新是旧,它都只存在于世人想象中,其现实本身好像并不重要。我也是带着众多想象来到哈瓦那的旅行者之一,在此度过的两周中,这里的气味、声音、画面和味道都在刷新我对这座加勒比海岛的认知。街头川流不息的老爷车就如时光的逆流。哈瓦那人依旧保留着对20世纪30年代奢华生活的骄傲,在封闭的文化氛围中,古巴人在街头上演着能享誉纽约剧院的爵士和芭蕾,年轻人即使出门买菜也会精致打扮穿上最亮眼的服装,餐厅的龙虾并不输波士顿,网络和通讯的普及也能让普通古巴人重新认知岛屿之外的生活。但无论是对时间的深度还是个体的情绪来说,古巴都是一个过于庞大的对象,我只能尽力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若干瞬间——这些寻常的生活场景和情绪状态,或许能展现哈瓦那心底的一丝意气,就像街头的古巴老人经常说的:“我的过去才是你年轻的资本。”在机场冻结的时光何塞·马蒂机场是古巴唯一的国际机场,考虑到这座加勒比海孤岛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困境,出入何塞·马蒂对于生活于此的古巴人和国际旅行者而言就已接近于一次旅行,在很多人看来,该机场也依旧充满着冷战的氛围。飞机降落后,机舱内的拉美人隆重地鼓掌呐喊向机长表达感谢,而后陷入漫长的沉默,人们东张西望,希望能从有限的机舱视角中找寻到能符合自己预期的古巴印象。作为古巴唯一的对外交流口岸,何塞·马蒂机场破旧和狭小得令人诧异,从走出机舱到通过海关,烦琐的行政流程和几乎瘫痪的电子系统让本身不大的到达大厅看上去就像某个混乱的集会。几个困窘的游客站在人群之外,因为系统无法读取护照,要向工作人员口述每一页上的出入境信息。一个小时前从空中俯瞰到的绿色甘蔗地和金色夕阳已经置换成了眼前黑压压的肃穆和疑惑。大家对于古巴的基础设施状况早已做过心理建设,因此在飞机落地后都能快速适应这座岛屿的节奏。但在两个小时的海关程序之后,我们在行李提取处遇到了第一桩意外:行李提取系统损坏。6名工作人员需要从墙的那头,以人工方式为两个同时到达的国际航班搬出近一千件行李。在被封锁的有限空间内,人们永远无法获知下一秒能从墙的另一...

点击排行

微信公众平台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