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看新展!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恢复开放

本周末即将迎来元旦小长假,

如果不出远门,

不妨和家人一起逛逛身边的展览,

用艺术的方式来治愈和充实假期!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将于202311日(周日)起恢复开放,

更有多个新年好展等你来打卡~

 



—1


01.jpg

02.jpg 02.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明清祖容像藏品,数量可观,质量也属上乘。

此次展览,是在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精品系统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策划生成,绝大多数藏品为首次展示,内容包含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祖容像。既有典型的波臣派肖像画,也有文人参与摹绘的非典型性祖容像;有穿着朴素大方的民人,有身着官服的士人,也有受到旌表的女性;既有身着传统汉人服饰的明人画像,也有凸显满洲民族特色的八旗武官和旗装女性形象。画像之间并非全无关联,既有夫妇,也有母子,秩序谨然,令人肃然起敬。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较为完整的“多罗顺承郡王家族祖容像”,自第七世多罗顺承忠郡王诺罗布至十二世多罗顺承简郡王伦柱共六代郡王、五代王妃,共计11幅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清代王府祭祖规制,也可通过作品的不同绘制风格了解清代北方祖容像绘制技法和样式的演变。

 



—2—


03.jpg

04.jpg


“影戏人间:陕西非遗皮影展”包括“影迹循踪”、“妆染簇镂”、“腾挪吟唱”、“文彩精华”和“光影流传”五个单元,共展出陕西非遗皮影相关展品约200件。

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陕西皮影戏被分为东路与西路两大艺术流派,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影人形制大小和表演唱腔各异,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皮影雕工至臻精美,镂空与留实巧妙搭配,造型优美生动、有韵有势、繁简得宜、虚实相生,极富特色;唱腔类型多样,碗碗腔细腻婉转、阿宫腔清悠秀婉、弦板腔明快清脆、老腔刚直高亢,搭配皮影签手出神入化的操纵技能,文戏情感表达细腻,武戏征战场面激昂,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影响广泛深远。

本次展览是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华瑰宝"系列展览的又一次全新呈现。展览筹备过程中,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陕西非遗皮影领军人物汪天稳先生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汪海燕女士的展品支持与作品捐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薛宏权先生,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邬建安先生,青年艺术家王联平先生的展品支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静女士及团队的调研支持;以及馆内外各界人士为展览做出的共同努力。在此深表谢意。




—3—


05.jpg

06.jpg


景德镇的千年窑火,烧出了中国陶瓷的灿烂、照亮了世界陶瓷的大道。清代督陶官唐英言:“瓷器之成,窑火是赖”。窑火起于窑炉,窑炉是瓷泥与釉料相融、涅槃重生为陶瓷艺术的母体。了解陶瓷的制成,当从窑炉开始。

千百年来,窑炉营造和烧造技艺,赓续精华,创新不辍。在当代,景德镇的陶瓷工匠通过对窑炉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改进、试烧,形成了名为“松纳柴器”的艺术柴窑。“松”,意即木为燃料、落灰成釉;“纳”,意即百工百艺、传承创新;“柴”,意即窑变万千、赋色天然;“器”,意即小美在握、大器成景。这种窑炉既能复烧各历史时期的景德镇陶瓷作品,也能充分满足当代各种陶瓷艺术的烧制条件,可以生动展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魅力。

 

展览中的百余件艺术柴窑作品,是由几十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教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创作,用“松纳柴器”窑炉烧制而成的,展示了当代艺术陶瓷和柴窑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4—


640.jpg

名称:天地人文——刘恒甫公共艺术展

展期:2023.12023.5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天地人文——刘恒甫公共艺术展”。“天地人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着天时、地利、人和和文兴。

我馆本次展出刘恒甫先生的《中华福树》《中华有鱼》《丝路祥音》和《中华锦绣》四组原创大型艺术作品,分别从“天、地、人、文”四部分,描绘中华文化盛景,寓意文化兴盛、国家强盛。




· 公众号预约 ·

 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


· 两馆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湖景东路16

 

· 开放时间·

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例行闭馆(节假日除外)